电子的速度怎么测
为什么说弗兰克-赫兹实验测量了电子的速度?
具有选择电子能量较大的电子的筛选功能,克服排斥电压的影响到达屏电极,形成屏电极电流I并显示在检流计上。
否则您将无法到达屏幕。
弗兰克-赫兹实验证明,原子内部结构存在明显的固定能级。
这一事实直接证明了汞原子具有玻尔设想的那种“完全确定且相互分离的能态”,是玻尔原子量子化模型的第一个确凿证据。
扩展信息:
这个经典实验的主要实验设备是一个类似于真空管的管状容器,称为汞管。
温度在140℃到200℃之间,低压汞气体。
汞管配备三个电极:阴极、网格控制栅极和阳极。
阴极电位低于栅极和阳极电位,阳极电位略低于栅极电位。
阴极和栅极之间的加速电压可以调节。
钨丝被电流加热时会发射电子。
由于阴极的电位高于钨丝的电位,因此阴极将从钨丝发射的电子引导向栅极。
加速电压增加了移向栅极的速度和动能。
在栅极处,一些电子被吸收,一些电子继续移动到阳极。
通过栅极的电子必须具有足够的动能才能到达阳极。
否则会被闸门重新吸收。
安装在阳极支路的电流表可以测量到达阳极的电流。
电子的速度
电子的速度分为以下两种: 1、阴极射线的速度。阴极射线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这意味着阴极射线是电子流。
1894年,汤姆逊利用改变电场强度或磁感应强度来保持这些带负电粒子的运动方向不变,得出电子运动速度v=E/B,并测量出阴极射线的速度为1 /1500光速,约2×10^5米/秒。
2. 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速度。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可能的轨道为rn=n^2r1,r1=0.53×10^-10米。
还有电子定向运动的速度等。
一旦通电,电子的定向运动速度约为每秒 10 米五分之一声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