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的速度比龟速还慢?

电子在铜线上的移动速度比乌龟爬行的速度要慢得多,这可能会令人惊讶并且违反常识。

每根电线都由数十亿个原子组成,这些原子允许电子流动并产生可用的电流。
电子必须向前穿过由数十亿个原子组成的杂乱阵列,从而形成一个称为“漂移速度”的网络,该网络导致电子在给定方向上移动非常缓慢。

那么水流有多慢? 要计算电子流量,可以使用以下公式: I=n*A*v*Q 或 v=I/(n*A*Q)

其中 I 为电流大小,n 为每立方米的电子数,Q 为电子的电荷,v是电流大小,它是电子的漂移速度。

铜线中的电子数(n)为每立方米8.5*1028个,因此一个电子的电荷(Q)为1.6*10-19C。
- 电子的漂移速度可以根据横截面积和电流大小计算出来。

例如,假设有一根电流为14A、截面积为3*10-6m2的铜线。
代入所有参数,电子运动速度可计算为等于 3.4*10-4 m/s 或 1/3 毫米每秒。

为了让这个值更加直观,我们可以将其换算为大约1.2米每小时。
这个速度远低于乌龟在相同时间内向前爬行的速度。
244 赖斯。

那么电子的移动速度比乌龟慢很多。
那么房间里的灯能瞬间打开吗?

根据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答案如下。
是的,但是为什么呢?

答案在于连锁反应。

导线中的原子紧密地堆积在一起,减慢了电子的流动,但电子之间的距离有些接近。
当开关接通时,发生器产生的电势差产生一种使电子向前移动的力,推动相邻的电子向前移动,从而导致相邻的电子以同样的方式通过导体向前移动。
它会产生向前运动的连锁反应。

因此,电子不会立即穿过电线来打开灯,但正如之前所认为的那样,这似乎确实发生了。
这与即使水源远在几公里之外,一打开水龙头就有水流出来是不同的。

第一篇:怪洛网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怪洛”(ID:guailuo123)

求高中物理必修二所有公式(含推导公式)

电磁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电荷、电场、磁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库仑定律描述了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其公式为F=kQq/r²。
其中 F 是力,Q 和 q 是电荷,r 是距离,k 是静电力常数。
电场强度E定义为电场力F与单位正电荷的比值,即E=F/q。
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公式为E=kQ/r²。
对于均匀电场,场强 E 等于电势差 U 除以距离 d。
换句话说,E=U/d。
势能E=qφ 这里,q是电荷量,φ是势能。
静电力的作用方式为 W=qU,其中 U 是电势差。
电容器是储存电荷的元件,其定义公式为C=Q/U,表示电容器中储存的电荷量Q与两端电位差U的比值。
电容的另一个公式是 C=εS/4πkd。
其中ε是介电常数,S是电极面积,d是电极间距。
当带电粒子在均匀电场中加速时,其动能增加1/2mv²=qU。
其中 v 是速度,q 是电荷,m 是质量。
质点偏转时的垂直加速度为a=qU/md,位移y=1/2at²=1/2*(qU/md)*(x/v),θ为偏转角度。
微观电流I=nesv,n为自由电子浓度,e为电子电荷,s为导体截面,v为电子漂移速度。
电源的非静电力作用为W=εq,其中ε是电源的电动势。
欧姆定律 I=U/R 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I相同,电压U被电阻分压。
在并联电路中,电压U相同,电流I根据电阻分压。
电阻串联时,总电阻值为R=R1+R2+…,电阻并联时,总电阻值为1/R=1/R1+1/R2+…。
焦耳定律 Q=I²Rt 表示电流流过电阻产生的热量,P=I²R 表示功率。
功率W=UI,功率P=UI。
电阻定律R=ρl/S,其中ρ为电阻率,l为导体长度,S为导体横截面积。
总电路欧姆定律ε=I(R+r)表达了源电动势与电路总电阻之间的关系。
ε=U外+U内,U外为外部电压,U内为内部电压。
载流导线上作用有安培力 F=ILBsinθ。
其中 I 是电流,L 是导线长度,B 是磁场强度。
磁通量Φ=BS,S为导体面积。
在电磁感应中,感应电动势E=nΔΦ/Δt代表磁场的变化率。
当导线切割磁力线时,ΔS=lvΔt,E=Blv*sinθ。
感应电动势E=LΔI/Δt,L为自感系数。